老年人生活能力的丧失往往是伴随某一事件出现的,例如摔倒、中风、手术、重大疾病等。这些事件成为老化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节点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活跃的自理老人变成了需要全天候看护的失能老人。如果没有这些事件发生的话,很多老人到了90多岁依然可以精神矍铄、自理无虞,同样是90岁,自理老人和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一旦发生了摔倒、中风、重大疾病等事件,事情就真的无可挽回了么?其实不然,及时科学的康复是可以帮助老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的。效果好的康复甚至可以帮助老人恢复到基本自理的生活状态。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应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