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满假肢—您的假肢装配专家

佳翼天成 满意人生

400-926-3868

首页佳满资讯 国产智能手臂假肢还原手部技能

国产智能手臂假肢还原手部技能

2017年08月22日11:14 

为儿童设计的悟空款智能假肢

对于肢体残疾人来说,假肢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项必需品。倘若能拥有一只像常人一样“灵活自如”的手臂,无疑是他们生命里最大的渴望。近日,在复星同浩、复星保险模块和微链共同举办的2017星未来Procteching全球创新大会暨创业大赛上,有一个项目是专门针对国内残疾人群体,按照职业类型的不同而设计的智能假肢产品。这位设计智能手臂的年轻创业者一举拿下了杭州赛区大健康专场的冠军,成为当天大赛上最闪耀的一颗“创业新星”。

这款智能手臂集合了人工智能、神经控制、薄膜压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仿生皮肤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特别之处在于利用了神经控制技术,可以还原残疾人在受伤以前双手的劳动技能。如有为在意外事故中截肢的白领群体所设计的“键盘手”,为因工受伤的建筑工人或机器流水线上工人设计的“工具手”;还有一部分是为残疾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设计的可调节的“学习手”等等。

项目负责人张圣良告诉记者,他们做的这款智能假肢产品,不仅是用来满足残疾人士日常生活起居的基本需求,更致力于开发最实用的技术功能,希望能推动残疾人再就业。他说:“残疾人只有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才能慢慢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感。”

带着“科技济世”情怀回国创业

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张圣良是一位颇富科技情怀的90后。2015年本科毕业后的他去了伦敦大学学习创新创业工程专业,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失去左手的欧盟医疗器械领域专家,并与他结成师徒。

2015年在研究机器人假肢时,张圣良了解到,国外的假肢产品由于高昂的价格和技术的垄断,无法飞入寻常中国百姓家,惠及更多的肢体残疾人群体。而国内生产的假肢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由于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小,存在功能单一、非常笨重、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张圣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国内更多残疾人士。于是,他组建起了自己的创业团队。

张圣良最先找到的,是同在欧洲留学的同济大学校友,他们是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马瑜良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李子沐。团队一起开启了对神经控制技术和机器人假肢的研究工作,并研发出了符合中国人消费能力和需求的智能手臂假肢。

带着一份“科技济世”的情怀,201612月,张圣良选择将他的团队带回到国内。他说:“如果我们的团队在欧洲进行产业化进程,受制于欧洲昂贵的产业环境,国内的残疾人面对昂贵的价格就只能‘望洋兴叹’了,而这恰恰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