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使用训练方法6
A、截肢者的训练目标(判断训练能达到的程度)
训练失去肢关节的截肢者时,要明确“什么是训练目标”。否则,截肢者会失去提高的欲望,满足于达到低水平的程度。在训练每一个截肢者之前,都要先挖掘截肢者本身的潜力,设定训练目标,在计划地进行训练指导。
为此,以下将截肢者分为三个等级,具有大致标准的实用方法。
1. A组(可望有高度活动性的截肢者)
如果是成人,年龄越年轻,就越容易达到较高的活动度。对没有膝关节屈曲和外展挛缩,大腿残肢为50%以上的长残肢,而且髋关节肌力特别是臀中肌肌力好的截肢者,其活动性能可望较高。
A组截肢者训练目标为:(1)在平地行走与正常人速度相同,保持良好的步态;(2)连续行走2公里以上;(3)在阶梯、坡道、不平整路面上行走不吃力。
2. B组(可望有中等活动性的截肢者)
在年龄、残肢长度、髋关节活动域及肌力当中,只要有一项有问题的截肢者,都属于B组。如果截肢者身体本身条件符合A组标准,但没有达到高度活动性的意欲,最终的训练水平也只能达到B组水平。反之,如果有高度活动的愿望,即使平地行走速度慢或步态差,其活动也可能达到与A组相近的水平。
3. C组(预计活动性差的截肢者)
对年龄在60岁以上、残肢短、髋关节有屈曲外展挛缩、全身肌力弱等不利条件重复存在的患者,不要要求过多。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考虑截肢者出院的日常生活职业条件,以完成最必要的生活作为训练目标。在训练初期,以膝摆动步行为目标进行训练,但不要拘泥于细节而使时间拖得过长。
B、肢者使用假肢膝关节的要点
即使是按照正确的顺序严格训练,要使截肢者完全掌握假肢关节而达到运动自如,也是很困难的,而且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是,有不少实例说明,一旦体会到要点后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因此,以A组截肢者为例举二三个例子。
1. 让截肢者观看自己用假肢行走的步态
让截肢者观看自己使用假肢行走的步态录像,可以明确训练目标,提高截肢者本身接受训练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在截肢者练习步行中,直接与其对话,效果将会更好。
2. 明确说明训练目的,让截肢者充分理解
一般教育程度较高的截肢者,都想早些达到高水平的步行。这时,指导人员应积极与其对话,说明训练目的,以及如何训练才能早些达到目标,并指导截肢者掌握使用下肢假肢行走的技巧。
3. 不能稳定的站立就不能顺利的行走
这种观点对训练初期尤为重要。截肢者本身都有早日用假肢开始行走的迫切愿望,但在训练初期,不能让截肢者过于着急。对具有A组能力的截肢者来说,在矢状面上利用髋关节伸展肌随意控制膝关节的稳定性当然的很容易的。在训练时如截肢者在踵触地时不能自然使臀大肌动作,就不能让其离开平行杠。
在平衡问题上,额状面与矢状面相比,额状面的平衡较难掌握。在指导截肢者使用臀中肌的方法时,让截肢者掌握只有假肢外侧站立的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随便用下肢假肢站立时,即使本人感觉是足底平面平均着地,但实际上一般只是足底的内半侧着地。此外,若身体总不能向侧方摆动,则可让截肢者假肢一侧手提重3kg左右的确物体行走,截肢侧肩部要端平,保持骨盆平衡。
4. 让截肢者具有快步自然行走的欲望
越是活动性高的截肢者,在回归社会后,当不能与正常人同样的速度行走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自卑感。如果截肢者能稳定的支撑体重,那么步态和步速问题则是由假肢膝关节的性能决定的。如果假肢膝关节控制摆动的性能较差,那么,截肢者的步行训练不但不会有什么进步反而会使截肢者形成诸如健肢高抬腿等令人不满意的异常步态。
如下肢假肢膝关节一节所述,为了加快行走速度,假肢的小腿和假脚的摆动周期必需同健肢同样缩短,膝关节屈曲阻力增加,相应也要增强伸展辅助助力。当使用摆动期控制机能高的假肢关节时,重点要让截肢者体会到膝关节的力感(屈曲阻力的强度)和步行速度的关系。即使在将来的使用阶段,假肢的重力感调整得合适,但在训练阶段,也要让截肢者残肢克服阻力用力快速将腿迈出,这样有利于稳定残肢形状,增强截肢者的自信心。
为了让截肢者步态自然,在训练中要指导截肢者在伸展膝关节的同时,腰部向下用力,实现踵触地。反过来讲,当假肢膝关节伸展后,要防止由于小腿摆出的惯性,使假肢整体向前再度迈进而以回摆状态进入踵触地期的情况。这种回腿触地的情况,使假肢侧步幅加大,在支撑期有跨越假肢的感觉,双腿步调不一致。要获得好看的步态并不难,只要稍微加强假肢膝关节的屈曲阻力即可轻易地实现。
C、半骨盆切除髋假肢使用者的步行训练
利用加拿大式髋假肢步行与大腿假肢步行相比有如下特点:
(1) 利用骨盆的动作使假肢摆出;
(2) 不存在左右稳定性问题;
(3) 由步幅控制装置确定假肢的迈出步幅;
(4) 膝关节的屈曲少;
(5) 与吸着式大腿接受腔相比,接受腔与残肢间的活塞运动大等。在髋假肢步行中,多出现活塞运动(接受腔和残肢间)现象,而且,腿部摆出力不足,膝关节很少屈曲,因而产生摆动期的步态异常,且画弧步行和踮脚步行同时出现的情况比较多。但是,由于髋假肢的侧方稳定性良好,在大腿假肢步行中经常出现的躯干侧倾现象则完全不会发生。从以上可知,在髋假肢步行训练中,要以矢状面易出现的问题为中心来考虑。
1. 平行杠内的训练
(1) 站立位平衡训练:将假肢稍退后一点站立,像大腿假肢训练那样,前后移动体重。体会假肢踵部提起用足趾承重、腰部向下用力的感觉。
(2) 假肢的摆出训练:将假肢后退半步站立,将体重全部加在假肢的足趾部(髋缓冲装置积蓄反弹力)。然后,急速摆动假肢侧骨盆,向前摆出下肢假肢,使假肢踵部在健肢脚正前方落地(用步幅限制装置调节步幅)。此时,虽不能完全避免某种程度上的骨盆内旋,但是,在截肢者意识上,必须要保持向前方摆出,绝对不能有向内侧扭转的感觉。
(3) 健肢的摆出训练:将健肢退后半步站立,边将体重移向假肢边摆出健肢。注意必须踵部先触地。
(4) 前进步行训练:反复(1)和(3)的动作。手扶杠的位置不要太靠前。如果手扶位置太靠前,身体即会前屈,假肢难于摆出。训练时先双手扶杠,然后单手扶杠,最后松开两手步行。
2. 平行杠外的训练
训练时在平地保持一定速度步行, 直到行动自如。步态多少有些异常也属正常范围。如果有假肢足趾触地的现象,可以将假肢长度缩短1.5-50px。
髋假肢的步行训练与大腿假肢训练相比,不需要进行增强臀中肌的肌力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训练较容易。但是,如果髋假肢接受腔的适配不好,或者假肢的重量过重,就会使接受腔与残肢之间的活塞运动加大,因而不能实际用来步行。最近使用有组件式下肢假肢与过去的木制假肢相比,更加易于步行,这是因为假肢的重量已减至约3.5kg,膝关节的性能特别是摆动期控制装置的性能更为完善的结果。但是,髋关节方面的改善余地还很多。特别是摆出假肢所需的力要由上体的动作来得到,从能量消耗方面来看浪费很大。当然,可以考虑通过支撑期体重负荷来积蓄能量以提供摆出假肢所需力的机构。现在使用的髋缓冲装置的材质和结构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使用最近开发的储能脚(在支撑期结束时积蓄能量,转入摆动期限时将能量放出,使步行更为容易)可能会得到很有意思的结果。组件式下肢假肢也适用于训练用假肢,因残端形状变化不大,所以不必使用临时接受腔,可以从开始就制作正式假肢让截肢者穿上训练。但是,在训练中不要装上外装饰软套。
(八)膝假肢使用者与赛姆假肢使用者的残肢末端都可承重。其训练又遵循大腿或小腿假肢的训练方法进行,一般不会出现特殊问题。膝部假肢的膝关节摆动期控制装置其实用价值要认真分析,特别是对膝离断假肢。膝离断假肢使用者的步行速度比大腿假肢使用者的步行速度要快得多,为了适应这种高性能要求,最好采用液压式摆动期控制装置。
假肢使用训练方法7
训练使用上肢假肢?
(1)装饰性假肢,一般只要残肢接受腔合适,悬吊装置没问题,不需要训练,但对首次安装者应学会穿戴方法,被动旋腕、被动改变手指位置的方法。对上臂截肢者应学会使用被动控制的肘关节锁。
(2)索控上肢假肢、电动上肢假肢(包括肌电假手)都属于功能性假手,其区别在于前者为自身动力,后者为外部动力。为了提高这些假手的使用功能都需要正确的使用指导和训练。
①穿脱假肢训练:穿时先穿残肢入接受腔,再将健肢穿入肩带,脱时顺序反之。
②假肢操纵训练
开闭手训练:索控假肢开手是依靠双肩用力前屈,不用力时假手靠弹力闭合。上臂索控假手必须锁住肘关节才能开手。前臂肌电假手常用截肢者做幻肢运动用力张手,伸腕控制开手,用力屈指,屈腕控制闭手。
屈肘、锁肘、开肘锁的训练:索控上臂假肢,索控肘离断假肢使用都需这项训练。一般是利用双肩用力前屈使肘关节屈肘,当屈到一定程度需要锁住肘,可以使残侧肩部下沉而锁住肘关节,当残侧肩再次下沉时肘锁又会打开,允许肘部被动地自由屈伸。
有的索控手上附带有摩擦旋腕、插销屈腕机构,可以调整至所需位置。
(3)假肢使用训练:人手的功能是个复杂的感觉反馈、肌肉协调运动过程。如果真的要求假手功能有实用价值,则必须进行认真地使用训练。
①主手的选择:正常人的双手,使用上有主次之分,多数人以右手为主(亦称为右利手)。上肢截肢后,如果是单侧,则截肢后的主手只能是健手,假手只能做辅助手。假肢使用训练内容应以训练双手配合动作为主。如果是双臂截肢则应选择残肢条件较好,假肢功能较好的一侧为主手。
②基本功能训练:应从桌上拿、放容易拿放的物体开始,逐渐增大和减小物体,逐渐改变形状(圆球、圆柱、方形……)。熟练后可训练取物、移动、定位放物。然后再进一步训练假手在不同水平高度,不同位置上,在不同的屈肘状况下取物或放物,然后可训练用假手抛掷物体。
③实际使用训练:首先是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脱衣服、个人卫生(洗漱、解大小便,洗澡)、饮食、开关门、开关电器、炊事、拿笔写字、打电话等等,然后过渡到学习、工作性训练。上肢假肢使用训练对单侧截肢者不是太困难,对双臂截肢者是较困难的。由于目前上肢假肢功能还较简单,截肢者需要刻苦训练,才能适应需要。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各种动作的训练方法,仅介绍一些完成动作的要领:
在装配假手的同时要选用合适的自助用具:如双上臂截肢者常用的生活套袖,可以套在残肢上,再卡上勺子或笔,可以进食或写字;用假手吃饭不能用筷子,只能用弯成合适角度的勺子或叉子;梳头时应用粗手把的梳子,注意双手配合:如用一手压牙膏,另一手拨转牙膏盖,打开牙膏;用假手从衣服兜里取东西可先用一手抠起兜底,另一只手去取,最好是用左手取右侧兜的东西,用右手取左侧兜的东西。
适当地改变所用物品:如所用物品的拉链上加个大的拉圈,用假手可以拉开;在衣服上缝上尼龙搭扣免去系扣子的麻烦;使用松紧口的鞋可以不用系鞋带等等。
注意调整假手被动可调的关节位置:如写字时假手腕关节应适当地被动地旋前;用假手穿袜子或擦大便时应将腕关节调到屈腕位。
| 我要评论: | |
| 内 容: | |
| 验证码: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看不清?! |
|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性言论。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方案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