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马栏,寒冷冰封了大地的生机,一朵朵无名小花却傲雪凌寒绽放。
汗水沿着脸颊滴进沙土,武警咸阳支队八中队二班班长郑明岗正在做动作示范,只见他一个摆浪,一米七的身体在空中270°轻盈旋转,抬头、挺胸,单双杠1至5练习,一气呵成,潇洒利落。
截去左腿、安上假肢一年多来,郑明岗的军事动作响当当,甚至是更加干净利落。
自2014年11月15日,郑明岗被紧急送往医院。要不是中队搬迁工作已经结束,郑明岗怕是还要拖上一段时间。
2014年4月初,中队开始调整勤务,各项工作必须专人盯守。郑明岗作为执勤点的“点长”,从人员调整到物资撤收,从看押执勤到一日生活,事事上心。5月初,郑明岗小腿肌肉疼,抽空去了趟医院,被诊断为训练伤。回来后他没放在心上,坚持执勤带班。10月初,郑明岗的小脚趾上长出黑点,并从侧边开始腐烂。11月初,他去了趟西安市西京医院,医生给开了些治“鸡眼”的药,可没想到,才一个月工夫,脚指头溃烂得愈发严重。待撤收工作完成,疼痛难忍的郑明岗才提出去医院的请求。
一进医院,郑明岗就被诊断为动脉血栓脉管炎。小脚趾已经干枯,完全没了血液。
疼痛没有停止,病情仍在蔓延,医生告知要切除第二根脚指头。需要家属签字,本想担下一切的郑明岗才不得不把事情告诉了家里。闻讯赶到医院的父亲目睹儿子的病情,竟然当场晕倒。郑明岗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三个姐姐,一直被视为掌中宝贝。2010年冬天,高中毕业的郑明岗拿定主意,一心要当兵。“当兵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2011年初新兵下连时,郑明岗申请去驻守在革命老区条件最艰苦、最偏远的马栏中队。他训练刻苦,学习认真,是当年唯一当上应急班长的义务兵。
又一根脚指头被切除了,谁料想,这一切仅仅是开始。手术才结束,病情再次蔓延。“每一次手术都可能要了他的命。”近2个月时间里,因为病情发展迅速,郑明岗的四个脚趾、前脚掌、脚踝全部被切除。麻药因为长期使用,效果不再明显,因药物过敏、止疼药“失效”,郑明岗每每疼得死去活来,从120多斤瘦到不足80斤。然而每当面对家人和战友时,他都在努力地微笑,甚至还宽慰亲友:“这个病本身就很难发现,发展也出乎意料,已经出现的问题只有面对才能解决!”
“医生,截到哪里就不会再疼了?”说出这句话似乎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病痛的折磨让郑明岗下定决心选择截肢到膝盖下,陪在一旁的母亲泣不成声。
手术安排在春节前。“让我用双腿走最后一次。” 郑明岗坚持拄着双拐走上楼,一步一步走进手术室,疼得浑身是冷汗。
被推出手术室后,郑明岗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他闭着眼睛,听到亲友的哭泣声,心里却在想:“我该怎么面对父母?怎么面对战友?”
“妈,我想吃碗面。”开口的第一句话郑明岗斟酌了许久,他睁开眼,对母亲咧开嘴,扯出一丝微笑。
手术后的第一天夜里,郑明岗突然惊醒,不自觉地抬起左腿,看着空荡荡的裤管,泪水再也忍不住。失去小腿,对于军人意味着什么,他很明白。军旅梦就要止步于此了吗?病房里,与死神几次擦肩而过都不曾流泪的郑明岗默默哭了一整夜!他多么舍不得这身绿军装啊!
病房内的电视画面不停跳闪,吸引了郑明岗的眼睛。前国家登山队队员夏伯渝曾在登珠峰时失去了双腿。老人靠着一对假肢,继续锻炼与生活,并想要在有生之年,再一次挑战珠峰。
假肢!郑明岗看到了曙光,也看到了留队的希望。
走进病房之前,支队政委王小平一直在想着怎样去安慰这个与自己孩子同龄的青年。
“政委,我没事,改变不了的我不会去想,我要把自己练得更强。”一见面,没想到郑明岗反倒安慰起了自己,王小平一时怔住,随之而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他佩服眼前这个目光透亮的瘦削青年。“看看这些,或许对你有所帮助。”王政委放下《平易近人》《红色马栏故事集》《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等一摞书。郑明岗边进行复健,边看书琢磨。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郑明岗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战胜自己! 要想留队,就要证明自己能行。”
做完小腿切除手术,郑明岗回到中队进行康复。大家生怕他再伤着或是累着,什么都不让他干。可郑明岗却一刻也没闲着,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外,他还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一天夜里,战友张建德上岗,看见郑明岗一个人扶着墙在做恢复练习,已是接近零下的气温,可他的脸上全是汗水。
2015年7月6日,郑明岗去试假肢。一般人要适应性训练几天,才能慢慢行走,因为前期训练充分,郑明岗一戴上,就走了起来,让在场的医生赞叹不已。
“安上假肢那天,我就像获得重生。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郑明岗更坚定了留队的决心!
现实和理想之间有着长长的距离。“就靠摔来找感觉。”郑明岗刚开始练习走路时,哪怕向前挪动一小步,都感觉到锥心刺骨的痛。从练力量、练协调、练耐力开始,一切从头再来,1公里、2公里、3公里……每一次跑步之后,积蓄在假肢里的汗水,都会磨得腿血肉模糊,他要一遍遍擦拭干净,再涂上药。最具挑战的就是单双杠训练,如何控制好平衡,考验的不仅是身体,更是意志。单杠四练习,挂腿、旋转这两个简单的动作,郑明岗不知多少次差点从单杠上摔下来。
“从失去双腿到重新站起来,郑明岗没有丢掉军人本色。”“各项军事素质通过训练也能达标……”2015年深秋,一番讨论持续了很久,支队常委会上关于郑明岗不适合留队的疑虑尽数打消……宣布士官晋升命令那天,听到自己的名字,郑明岗忍不住流下热泪。为了这一天,他拼尽全力。今后,他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奔跑下去。
“我还想当班长!”当初,听到郑明岗想要继续当班长的请求时,指导员李京有着所有人都有的担心。在大家看来,郑明岗能正常训练和执勤已经是奇迹。执勤上哨,郑明岗毫不含糊;应急演练,他处理紧急情况了然于胸……郑明岗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他能行。排长曾瑞祥提起郑明岗,竖起大拇指:“这小子敢拼。”
“班长,你能不能做个示范?”摔擒训练场,老兵常浩东挑衅地看着郑明岗。常浩东是一个刺头兵,谁当值班员组织训练他都会找茬。说话间,郑明岗走到常浩东的位置,一个“顶摔锁喉”干净麻利,现场掌声雷动。
如今,郑明岗已经是响当当的班长,还担任了中队军事训练“小教员”、理论资料“管理员”和学习讲话“辅导员”。
遭受切肤之痛,走过最难的旅途,有一种情愫在郑明岗内心生根发芽。他像雪山上的一朵“马栏花”,在高原之上,不畏风雪,根越扎越深,花越开越艳。
“我没事,怕冷的那条腿已经没了。”马栏山的冬天,夜间气温最低降至零下28摄氏度,教导员王军政查勤时想把郑明岗调到室内上网络查勤员哨,他却坚持不换岗。
“请远离警戒线,停止前进……”面对想要逃狱的“犯罪分子”,郑明岗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处置恰当有效,让所有人信服。
“只有提高标准,只有多付出,一个理应被同情的人才会获得大家的尊重。”郑明岗骨子里的那股不认输的劲头,总是能够激励身边的战友。
一次,李玉鹏走进锅炉房准备烧热水,为大家下午训练后洗澡做准备,却发现郑明岗已经在这里烧了一个中午的锅炉。
“我怕起床后来不及。想着中午烧刚刚好!”郑明岗憨憨一笑。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这些曾写在郑明岗日记本里的话,如今成为他的实际行动。
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曾经,郑明岗很迷茫,他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故事。而今,浴火重生的郑明岗更加坚强,更加阳光,作为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成员,他一边把马栏革命精神传播出去,一边把自己得到的关爱回报给更多的人。资助齐心学校的学生王雪重返校园,帮助转角村的村民周怀仓渡过生活难关……郑明岗更加忙碌,更加自信,也更加快乐。
一天阴云密布,暴雨将至。转角村的周宝林望着破碎的窗户一筹莫展,病残的父母也连连叹气。正在这时,门一开,郑明岗和战友出现了。不一会儿,窗玻璃装好,把风雨挡在了屋外。返回途中,几个战友迎着风雨大声唱起了歌:“有一个地方叫马栏,离天很近,离家很远,我们一天四季手握钢枪,最盼家信最怕月儿圆……”
好钢出自熔炉,郑明岗来到马栏的第一天就扎根在这里,越扎越深。如今,郑明岗虽然缺了一条腿,但他相信自己能走得更稳、更远,收获更多的成长。